正確認識木材重量和體積兩者之間的關系
點擊:23529 日期:2016-11-03
選擇字號:小 中 大
近年來,我國從非洲等國進口的
木材越來越多,作為進口木材檢驗鑒定部門,也常常碰到因木材的含水率不同導致木材重量差異很大,但木材材積相同或相近的現象。
以20尺集裝箱裝滿非洲刺猬紫檀粗鋸枋為例由于其含水率的不同,其對應的木材重量大多在20噸至27噸之間,而其對應的木材材積大多在16m3至17m3(即平均材積為16.5m3)之間。
事實上,在相同尺寸的集裝箱上裝滿來自同一地區(qū)、同一樹種、類似規(guī)格、不同含水率的木材,盡管其對應的重量變化較大,但其材積數量則相對穩(wěn)定。這個看似簡單卻又令很多人疑惑的問題只要借助木材學專業(yè)知識就能找到答案。
新伐倒的
木材為生材。因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水分,因此生材的含水率比較高,一般生材邊材含水率為70%~200%、心材含水率為40%~90%。對于生材來說,細胞腔和細胞壁都含有水分。
當生材放在大氣環(huán)境中自然干燥,首先是細胞腔中自由水慢慢蒸發(fā),當細胞腔中不存在自由水,而細胞壁中結合水的量處于飽和狀態(tài)的臨界點稱為纖維飽和點。
此時對應的含水率稱為纖維飽和點含水率。
木材的纖維飽和點隨著樹種、溫度以及測定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,通常取30%作為纖維飽和點含水率平均值。木材在纖維飽和點以上,因自由水含量變化不會引起木材尺寸的變化。然而在纖維飽和點以下,因結合水被蒸發(fā)、氫鍵斷裂,纖維素分子鏈距離拉近、木材收縮體積變小或結合水被吸收、形成氫鍵,纖維素分子鏈距離拉開、木材膨脹體積變大這就是常說的木材干縮濕脹現象。
在平常集裝箱裝載的進口木材基本上都屬于生材。
以進口非洲
木材為例,雖然經過1到3個月左右的運輸,木材邊材的含水率會有所變化(通常是減少),但到達我國海關口岸時,絕大部分生材的含水率依然在纖維飽和點以上。對于相同規(guī)格的集裝箱裝載的木材,因樹種不同、產地不同、運輸時間不同等因素,導致到岸木材(生材)的含水率差異較大,所以木材重量差異很大。因為從伐倒木材到木材到岸整個過程,木材的含水率一直在纖維飽和點以上,所以木材體積沒有變化
因此就有例如在 20尺集裝箱裝滿刺猬紫檀其對應的
木材重量大多在20噸至27噸之間(差異很大),而其對應的木材材積大多在16m3至17m3(即平均材積為16.5m3,差異很?。┲g現象發(fā)生。
評論信息